爱看书的习惯如何才能持久
徐海娜:孩子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和自由去阅读?家长和老师是否充当了合适的“引路人”?有些做法究竟是在培育阅读习惯,还是在摧毁阅读动机?
文 | FT中文网专栏作家 徐海娜
阅读滋养心灵,爱看书是一个值得培养的长期习惯。在早期教育阶段,很多父母都愿意拿出时间来陪孩子看书,公共图书馆里人最多、最热闹的区域一般都是儿童馆和亲子阅读区。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,父母和老师们就会发现,以前对绘本等书籍甘之如饴的孩子们有了变化,早年爱看书的习惯慢慢地不见了,甚至还有孩子开始厌恶读书。当然,每个孩子的自身情况和所处的教育环境不同,除了这些我们无法改变的条件之外,做些什么才能令孩子们热爱阅读的习惯长久地保持下去呢?
01
阅读需要保护初始的内在动机
我的孩子小的时候,我和他经常一起读书和讨论问题,他也非常喜欢阅读。但在小学一年级那一年,每天回家要写作业写很久的他,几乎完全丧失了对任何课外书的兴趣。直到转学之后,阅读的兴趣才慢慢恢复。我亲眼看到一个孩子阅读的初始内在动机被摧毁的时候有多么可怕,当时年仅六岁的孩子厌恶书籍就像是得了厌食症一样。
还有一个普遍的现象,家长和老师推荐给孩子看的书,孩子往往不一定想看,而当我们把孩子带到书店或者图书馆,孩子凭着自己的兴趣选择的书,带回家一般都会马上去看。问一下孩子们为什么要看书?他们往往回答的都是:“书好看”、“想知道更多的东西”等等,这显示出孩子们有一种天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,而书籍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。这种情况下的阅读是“自由的”和“自主的”。但是,当我们规定他们必须在指定的时间阅读指定的书籍时,情况就变了。很多孩子在上小学高年级之后,自由阅读和自主阅读就变得越来越少。一是他们的自由时间被课业和课外班压缩了,二是成人对他们如何分配时间干涉得太多。斯蒂芬•克拉生(Stephen D. Krashen)在《阅读的力量》中说,
“‘自由自主阅读’就是纯粹因为想阅读而阅读,不需写阅读报告,也不用回答章节后的问题。”
研究儿童阅读的学者肯尼斯•古德曼(Kenneth Goodman)也强调,阅读是一个主动的过程,而驱动这个过程的是读者想要理解事情的动机。《阅读的力量》一书中还提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,研究小组选取学生做实验的时候,一些被老师归类为不爱阅读的学生,也会对特定的书发生兴趣。可见,是否自由自主,深深影响着一个孩子的阅读动机和阅读行为。
其实,每个人最初读书,都是因为书籍能够满足自己的需要,有时候是心理需要,有时候是实用的需要。但真正形成热爱,形成习惯,必定是这件事值得一个人长期去做。并且,这个人能从这件事中得到持续的滋养。
前段时间,长期带领学生做整本书阅读的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老师杨赢,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篇学生写的作文,当时我便觉得这位高中生可能比很多成人更明白阅读的本质。这篇名为《阅读的动机——由几次聊天引发的思考》的中学生作文,从期中考试之后,老师让同学们整理自己的阅读书目并做出推荐这件事说起。在和同学的聊天中,作者发现,有的同学半个学期以来,一本课外书都没有读过,原因是“没有时间”、“没什么想读的”、“读不下去”等等;而有的同学却十分热爱读书,学业再繁重,总会抽出时间来阅读课外书,甚至还愿意花费时间去挑战理解上有难度的书。还有同学说,以前在初中的时候,只被允许读“必读书目”。于是作者设问,“为什么当他们拥有了自由阅读的权利,面对教室后书架上一本本好书,依旧拒绝读书?”而真到了“好书推荐”环节,大家推荐的书目又都很接近——字里行间透漏着作者的失望。
从对这一系列现象的思考开始,作者切入了深入影响同学读书行为的问题,那就是读书的动机。
“我们所接触的读书推荐,大都有一个特点:往往从书籍的好处出发。但是,一个热爱读书的人,其目的显然不是积累知识和明白道理,而是因为书‘好看’。而这种‘好看’是旁人无法传达给你的。如佛经所云‘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。’这是一种内在动机。”
最后作者用“德西效应”的例子进一步佐证自己的观点,当内在动机被外在动机替代时,外在动机消失的时候,内在动机也会消失。结尾部分,作者这样说:“在小学和初中阶段,学生‘觉得书好看’的内在动机被逐渐替换为‘看了有用’的外在动机,而当进入高中,面对‘没那么有用’的课外书时,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一起消失,使同学丧失了读书的兴趣。”
然而,打动我的并不是这个结论,德西效应也只在“过分”增强外在动机时才发生;而且在一定条件下,外在动机其实也是可以转化为內在动机的。真正打动我的是,这篇作文体现出了一个热爱阅读的学生对阅读这件事真诚的思考,学生能够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,并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去想办法解释它。我想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读书的原因,除了书好看,还能引发深入的思考。而且,人类的思维活动本身就能创造让大脑感到愉悦的化学物质,当一个人能够享受这种愉悦的时候,他就真正地爱上了读书。
同时,这篇学生作文值得被所有家长和老师看到,并从中反思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式。孩子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和自由去阅读?以及有些一厢情愿的做法,究竟是在培育阅读习惯,还是在摧毁阅读动机?
02
阅读也要有适时的引路人
在斯蒂芬•克拉生《阅读的力量》中文版的序言中,语文教育工作者王林说:“我相信,阅读热情是需要‘传染’的。”这是在解释为什么有的人会过分热情地推荐书籍。同样道理,不仅是在推荐书籍时需要这种热情,阅读这件事本身也需要热情来推动。《阅读的力量》一书指出,研究已经证实,当书籍越容易获得,环境中的书籍越多,人们的阅读行为就越多。现实是,在教育资源不足的地方,阅读行为很难自然而然地发生。在相对贫困的地方,有的家庭里,可能一本书都没有,家长也没有观念和意识去为孩子添置课本之外的书籍。
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,致力在村小推广阅读的泉蒙公益的负责人跟我说:“徐老师,你今年捐赠的图书角放在一个只有八个孩子的教学点。”我心里的第一反应是惊讶。是谁想到为这仅有八个孩子的教学点申请图书角的?把装满课外书的书架放进这八个孩子的教室,又意味着什么?我忍不住好奇,于是远程采访了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圳上镇金炉教学点的方萍老师。
整个教学点只有八个三年级的学生,方老师也是那里唯一的教师。原来泉蒙公益的图书角就是方老师自己申请来的。方老师经常带自己的孩子在新化县的泉蒙阅读馆借书,当她偶然得知原来还有“图书角进教室”的公益项目时,就立即参与筹款活动并为自己的学生申请了图书角。她觉得,在阅读的世界里,这八个乡村孩子不应该被遗忘。而平日里,这些孩子除了课本,接触最多的课外读物只有“作文书”。他们是一群急需打开阅读视野的孩子。说起图书角安置的情况时,方老师这样形容:“书一拿出来,就听到‘哇!’的声音。”她亲手把书架组装起来的时候, 孩子们就一直围着看。当天中午,谁都没有休息,有的拿着书看个不停,有的叽叽喳喳忙着讨论。看到孩子们兴奋的样子,方老师心想“这件事做对了!” 图书角建立的第一个星期,方老师几乎什么都不需要说,大家的阅读热情就特别高涨。
然而,一个星期之后,学生们一开始的那种热情就开始回落了。当发现情况有变化,方老师才意识到,原来三年级的孩子还是需要有人带领,才能更好地理解书上说的东西,不然,翻一翻,似懂非懂,也就丢开了。于是方老师利用午休和其他碎片时间开始给学生们读故事,还让每个学生选出自己最想让老师读的书。早在70年代,就有学者用实证性的研究证实了:绝大多数孩子都喜欢别人念书给他听。果然,大家都争先恐后,让老师读自己选出来的书。学生自选的书,她就轮流为大家读。被大家的热情鼓舞的方老师,感到学生们的阅读时间还不够充足,于是又安排了下午第一节课作为阅读课,让学生们自由阅读。
一开始读书的时候,方老师讲故事,学生们只是单纯的听众。后来,方老师在读书时偶尔插入问题,还会让同学们猜猜情节的走向,预测一下结局。也许是讲故事时,课堂上严厉的老师那温柔的一面被发现了,孩子们开始大胆地参与很多话题的讨论。与此同时,方老师发现,学生们和她的关系也越来越好。
方老师坚持带领学生读书,图书角摆进教室才一两个月,课堂上就发生了变化。以前,上语文课的时候,老师的提问往往是“石沉大海”,听不到一点回响,现在大家不管能不能答对,都爱回答,而且,所用的词汇也越来越丰富。方老师说,过去,这群村小三年级的孩子形容情绪只有“开心”和“伤心”两个词,想不出更多的表达。但是最近有了一个突破,她在讲《掌声》一课的时候,请学生回答“英子”上台时的心情。她听到学生说出了“害怕”、“担心”、“紧张”、“犹豫”、“自卑”、“难过”和“悲伤”这些词。
她问学生:“你们是怎么做到的?”这个问题令学生们开始思考自身的变化与阅读的关系。有时候,教育公平不仅仅是资源分配的问题,也体现在怎样把好的理念带进山村里的学校。我想,至少方老师作为一个教育者,她努力了,她的八个学生至少知道书籍可以满足他们“想知道更多”的愿望,至少知道阅读可以给他们自身带来改变。享受阅读,将使他们与他们的父辈变得不同。要使阅读成为一种长期的习惯,除了保护阅读的内在动机之外,适时的引路人也非常重要。当一个孩子感到阅读带给自身巨大的变化的时候,就能进一步增强内在的阅读动机。
当一个孩子的阅读能力增强的时候,阅读兴趣也会增强。所以,语文老师是一个重要的角色,可以说是阅读方面重要的引路人。我还记得,中小学的时候,语文课本一拿到手,我就会先通读一遍,但讲到深入理解,还是在好好上了语文课之后才能做到。自由自主阅读虽然很重要,但无法取代语文课的地位;而好的语文课能促进阅读。语文课和自由自主阅读对于语文学习来说,都是不可缺少的。我犹记得初中语文老师带领我们学习古汉语的过程,老师逐字逐句、不厌其烦地分析和讲解令我印象深刻。就是那时候起,我才买了古汉语字典,开始在老师一步步的指导之下,学会看懂古文,这为将来领略古文之美打下了基础。高中语文老师不仅讲课文,还会讲很多相关的知识,因为语文课的启发,我和同学才会在课后去书店找关于古诗词典故的书,帮助自己去理解古诗文的意涵。
此外,阅读形成习惯,也需要一种氛围。在学校里,体现为一种热爱阅读的学习风气。成人之后,朋友之间的互动形成的那一种风气,也会影响一个人的阅读习惯。我记得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,那时候还没有智能手机,友人相聚时,大家经常互相问的一句话就是,“你在读什么书?”不知从何时起,就没有再听到过这句话了。前几天,我刚好看了威尔•施瓦尔贝(Will Schwalbe)的《为生命而阅读》一书,威尔说,“你在读什么书”这个问题,大家应该在见面时多问对方。威尔认为,这是一个简单却有力的问题,“它可以改变生活,为被文化、年龄、时间和空间分割的人们创造一个共享的宇宙。”他还举了一个祖母和孙子相处的例子,本来没什么话说的、关系疏离的一对祖孙,因为共同阅读了一本书的缘故,找到了相互交谈的话题和产生了更深的共鸣。我也觉得,阅读是一个值得培养的长期习惯,通过阅读,可以增进对他人的理解,找到“共享的宇宙”。
当一个孩子正式入学之后,开始上语文课,认得的字也越来越多,理解能力越来越高,阅读兴趣反而消减的时候,就是我们需要反思我们的教学方式的时候。斯蒂芬•克拉生认为,“语文教育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鼓励自由自主阅读。”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机会自由自主地阅读,成人担当好适时的领路人的角色,相信阅读的习惯可以在一个孩子身上长久持续下去,并为其心灵成长提供充足的营养。当孩子愿意去挑战有难度的书,并乐在其中的时候,初始的内在动机就转变成更深层的内在动机,爱看书的习惯才算真正形成了。
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
责任编辑:黎黎 li.li@ftchinese.com
图片来源 Getty Images
推荐阅读